
“金秋送爽,群贤毕至”。值此收获时节,由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杂志社联合主办,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医院药学技术专业委员会协办,重庆市医药生物技术协会药学创新发展专委会与药物治疗网承办的“《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杂志2025学术年会”,于2025年9月26-27日在重庆成功举办。本次年会汇聚了300余位来自国内医药领域的专家、学者,共同探讨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的新理论、新技术、新应用,以及AI和大数据在药物治疗和药学学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9月27日上午8点30分,主会场正式拉开帷幕,本次年会的主题为“智慧药学·数智评价”。会议主席分别由中日友好医院主任药师、《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杂志总编张相林和上海长海医院药学部主任、杂志副总编王卓担任。开幕式由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王志强副院长主持,张相林总编、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王颖院长和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吴朝晖副理事长,分别代表杂志社编委会、主办与主管单位进行致辞,对与会嘉宾表示热烈欢迎,并强调了本次年会对促进我国药学事业发展的重要意义。随后《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编辑部主任罗瑞宣布了优秀编委、优秀青年编委和优秀征文的表彰名单,充分体现了对各位优秀人才杰出贡献的高度肯定与赞誉,这不仅激励了在场的学者和专业人士,也为未来的行业发展树立了新标杆。
主会场-智慧药学·数智评价
王志强副院长主持开幕式 张相林总编致辞
王颖院长致辞 吴朝晖副理事长致辞
罗瑞主任公布表彰名单 2024年度优秀编委
2024年度优秀编委 2024年度优秀青年编委
优秀征文颁奖
开幕式后,大会进入主旨报告环节,内容涵盖了创新驱动临床药学、人工智能+医学推理模型、患者偏好在药物评价中的应用等多个议题。主旨报告环节由天津市眼科医院王春革教授、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张弋教授和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郭玉金教授主持。
首先,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王颖教授围绕“创新驱动临床药学高质量发展”进行了主题演讲,系统展示了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药学部打造“智慧+精准”双体系,贯穿药品全周期与患者全程,以信息化、TDM、联合门诊和ADR网络,实现个体化用药与区域同质化高质量发展。
随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刘柳教授在报告中展示“小数据+强推理”取代 “堆参数”——用蒙特卡洛旁路、上下文奖励和组偏好三项技巧,验证 “推理算力” 接棒 “训练算力” 的新Scaling路径。
最后,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药学部/循证药学研究中心的曾力楠教授在报告中系统阐述了“患者偏好”在药物全生命周期中的价值,从研发立题、临床试验、审评审批到指南制定与临床决策,结合糖尿病、房颤、DMD等案例证明:将患者对疗效、安全性、便捷性、经济性的不同权重纳入评价,可显著提升依从性、优化获益-风险权衡、减少资源浪费。并介绍半结构访谈、BWS、DCE 等测量工具及 WHO 指南应用的三种阈值法,为构建“以患者为中心”的数智药学评价体系提供方法论与实证依据。随后,由王卓副总编进行了会议总结,他对本次年会主旨报告的内容高度肯定,希望期刊能继续得到领导、编委、专家的支持,实现学术高质量发展。
王春革教授主持 王颖教授授课
张弋教授主持 刘柳教授授课
郭玉金教授主持 曾力楠教授授课
王卓教授作会议总结
此外,本届年会还设有4个主题分会场、1个闭门会议,其中9月26日与27日下午分别进行了2场精彩的分会场报告。
分会场-青年编委论坛
“青年编委论坛”分会场,由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药学部/循证药学研究中心的曾力楠教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璧山医院的单雪峰教授和中日友好医院的陈文倩教授担任会议主席。在该主题会议上,青年专家们聚焦临床药学的前沿领域与实践应用。8位青年学者围绕国自然申报经验、抗感染会诊系统、循证用药指南实施、药物机制研究以及个体化用药等主题,作了精彩的报告,并分享了优秀论文成果。会上,还为新聘青年编委颁发了聘书,并开展了全国七区青年编委分组讨论,总结形成了2026年度工作规划,进一步凝聚青年力量,推动医院药学的高质量发展。
曾力楠教授 单雪峰教授 陈文倩教授
分会场-编委会工作会议
“编委会工作会议”分会场,由《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杂志总编张相林和杂志编辑部主任罗瑞担任会议主席。在编委工作会议环节,进行了杂志社工作汇报,并介绍了杂志编委工作开展计划,明确将建立亚专业编委工作组,推动分组建设,还为新加入的编委颁发聘书。在学术环节,黄滔敏教授聚焦“曲安奈德眼内临床应用价值”进行了学术分享,多位专家展开了深入讨论。编委会工作会议的成功召开,进一步凝聚了编委力量,助力杂志实现高质量发展。
参会编委合影
闭门研讨会-医疗机构放射性药品管理专家共识
“闭门研讨会-医疗机构放射性药品管理专家共识”分会场由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董梅教授、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汪静教授、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陈万一教授及陈晓良教授共同担任会议主席。该会场以《医疗机构放射性药品管理专家共识》撰写工作为核心议题,围绕放射性药品管理全流程关键环节有序推进。会上董梅教授与汪静教授在致辞中,明确指出规范化管理在医疗机构合理使用放射性药品中的核心地位及共识撰写的迫切性。在共识执笔小组详细介绍共识的背景与初拟框架后,来自50多家医疗机构近百名线下及线上与会专家围绕放射性药品管理全链条的难点、疑点问题展开深入研讨,充分交流前沿经验与实践智慧,为共识框架的形成与内容的系统性梳理提供支撑。此次分会场有效凝聚了药学、核医学及相关领域专家的集体力量,为《医疗机构放射性药品管理专家共识》的高质量撰写奠定坚实基础,也为后续医疗机构放射性药品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管理提供重要方向指引。
董梅教授 汪静教授
陈万一教授 陈晓良教授
分会场-临床中药应用与评价
“临床中药应用与评价”分会场,由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的曹俊岭教授、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七临床医学院的梅全喜教授以及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的赵奎君教授担任会议主席。该会场聚焦中药鉴定创新方法、饮片集采管理、医疗机构制剂申报、毒性中药药物警戒实践以及黄连生物碱、固本咳喘颗粒等临床研究成果,七位专家进行了深入的分享与交流,为中药的科学评价与合理应用注入了新动力。
曹俊岭教授 赵奎君教授 梅全喜教授
分会场-肿瘤用药应用与评价
“肿瘤用药应用与评价”分会场由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的李国辉教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的曹邦伟教授以及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的陈万一教授担任会议主席。该会场的内容涵盖了AI药学服务、ADC药物研发、肿瘤免疫治疗进展、收费背景下的专科药学服务以及神经肿瘤药物治疗等热点话题。多位专家依次进行报告,期间还穿插了两场多学科学术讨论。此次分会场为肿瘤精准用药与药学服务创新提供了新的思路。
李国辉教授 曹邦伟教授 陈万一教授
至此,为期两天的《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杂志2025学术年会圆满召开,大会进一步凝聚期刊编委、青年编委,同时为我国医院药学高质量、智能化发展持续注入了新的动能。
会议现场